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以“文化四重奏”献礼国际中文日

发布日期:2025-04-29    来源:

值此第16个“国际中文日”来临之际,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以一场汉字与文化的交响盛宴,向世界传递中文之美。4月期间,学院精心策划“汉字听写大赛”与“传统文化三重体验”系列活动,吸引了来自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、泰国、蒙古、毛里塔尼亚等十余国的百余名留学生参与,以笔墨书写、衣袂翩跹、弦歌雅韵,共绘中华文明的璀璨画卷。

以赛促学:笔尖流淌千年文脉

4月16日下午,近百名留学生在汉字听写比赛的现场执笔凝神,恣意墨香。比赛以HSK词汇为纲,赛题涵盖HSK基础词汇,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加对应的级别,为学生日后的HSK考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,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“以赛促学,以学备赛”的目标,促进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学风建设。经过激烈的角逐,参赛学生们分获特等奖及各级奖项。有学生表示,本次比赛是他日后练习汉字书写的起点,尽管仅获得了参与奖,但他充满了学习的动力,提升空间也一定比别人更大。

衣乐相融:三重体验解码东方美学

在“传统文化三重体验”活动中,留学生们身着汉服广袖轻扬,指尖拨动古筝丝弦,歌声里回荡《上春山》的盎然春意。

于传统服饰体验课上,俄罗斯留学生小林身着圆领襕衫,手持折扇豪迈吟诵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直言“服饰是行走的文化史,身穿古装仿佛穿越回了千年以前”。

古筝课堂上,《渔舟唱晚》的悠远旋律牵引着留学生走进水墨江南,韩国学生郑东澈在老师的指导下试奏了《铃儿响叮当》,感叹“二十一弦竟能诉说千言万语”“中国的传统乐器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”。

而“学唱中国歌——《上春山》”活动则将文化浸润推向高潮。留学生们在春日校园中开心唱响“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,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”。歌声与古筝、汉服相映成趣。俄罗斯留学生莉莎坦言:“唱中国歌时,我仿佛看见诗里的山水活了。”

文明互鉴:让世界听见中文的故事

从汉字听写赛场到文化体验课堂,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以“语言为舟,文化作帆”,构建起立体化的国际中文传播体系。正如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领导所言:“语言学习不应止于交流工具,更要成为文明对话的桥梁。当留学生写下‘和’字、拨动古筝、唱起民谣时,他们已踏上理解中国的精神之旅。”(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供稿)